招生考试网
学历| 高考 美术高考 考研 自考 成考 专升本 中考 会考 外语| 四六级 职称英语 商务英语 公共英语 日语能力 翻译资格 JTEST
资格| 公务员 报关员 银行从业 司法 导游 教师资格 报关 财会| 会计证 经济师 会计职称 注册会计 税务师 资产评估 审计师
工程| 一建 二建 造价师 造价员 咨询师 监理师 安全师 医学| 卫生资格 执业医师 执业药师 执业护士 | 教案 论文 文档
IT类| 计算机等级 计算机软考 职称计算机 高校计算机 推荐-国家公务员 事业单位招聘 军校国防生 自主招生 艺术特长生 招飞
 3773考试网 - 公务员考试 - 国家公务员考试 - 面试辅导 - 正文

福建省事业单位2013年面试技巧:敲门、鞠躬、问候考官

来源:华图 2013-12-8 20:21:10

 (一)敲门礼仪

 

  进入他人的房间或办公室,都应该轻轻敲门,得到允许后方可进入,切不可以贸然闯入。

 

  敲门的指法:考生应用右手食指或者中指弯曲后敲门,不要用多个手指或者手背、手掌用力拍打。

 

  敲门的节奏:敲三下,相当于“有人吗”、“我可以进来吗”的意思。咚咚咚之间的间隔为0.3~0.5秒,太快会让人感觉心烦,太慢会给人感觉散漫不自信。敲两下,表示自己与对方比较熟悉,相当于说“你好”、“我进来了”的意思。如果敲四下以上,则是很不礼貌的行为。

 

  敲门的强度:力度大小应适中,要坚定并有一定力度。力度太大会让考官受到惊吓,给人以粗鲁没有教养的感觉;力度太小让人感觉你胆子太小,紧张过度。

 

  敲门后的等待:敲门后要等待考官应答。如果没听到考官说“请进”的口令,考生应等待3秒钟再次敲门,声音适度提高一点;如果仍没有听到考官应答,则可以3秒钟后推门进入。

 

  关门:无论考生进来之前门是开着还是关着,考生都要关门,这体现考生的修养。关门时声音不能太大,要用手扶着门柄关门。关门时要尽量避免整个背部正对考官。中 公教育专家说如果门上是碰锁,最好先旋起锁舌,关上门后,再放开,以减轻关门声对他人的干扰。然后,缓慢转身面对考官。

 

  (二)问候礼仪

 

  考生进入考场见到考官后要主动向考官问好,以示礼貌和尊敬。一般的问候方式是行鞠躬礼并问“各位考官好,我是X号考生”。

 

  (三)鞠躬礼仪

 

  鞠躬,意思是弯身行礼,是表示对他人敬重的一种郑重礼节。

 

  1.基本动作规范

 

  (1)行礼时,立正站好,并拢双脚,保持身体端正。

 

  (2)面向受礼者,距离为两三步远。

 

  (3)男士的双手自然下垂,贴放于身体两侧裤线处;女士的双手下垂或搭放在腹前(右手搭在左手上)。

 

  (4)伸直腰,以腰部为轴,整个肩部向前倾15°以上(具体视行礼者对受礼者的尊敬程度而定),视线由对方脸上落至自己的脚前1.5米处(15°礼)或脚前1米处(30°礼)。

 

  2.鞠躬注意事项

 

  A.脖子不可伸得太长,不可挺出下颏。鞠躬时目光应该向下看,表示一种谦恭的态度,不可以一面鞠躬一面看着对方。

 

  B.鞠躬时,嘴里不能吃东西或叼着香烟。

 

  C.鞠躬礼节在直起身时,双眼应该有礼貌地注视着对方,如果视线移向别处,即使行了鞠躬礼,也不会让人感到是诚心诚意的。

 

  D.鞠躬时,弯腰速度适中,之后抬头直腰,目视考官,等待回应。

 

  (四)告别礼仪

 

  当主考官示意面试结束时,应微笑起立,感谢用人单位给予自己的面试机会,然后道声“再见”,没有必要握手,除非考官主动伸手。如果之前进入面试室时有人接待或者引导,离开时也应一并致谢告辞。


福建省事业单位2013年面试热点:营养餐里的黑手
福建省事业单位2013年面试热点:民俗变恶俗
福建省事业单位2013年面试热点:字典盗版
国家公务员2014面试:考生如何了解报考职位
国家公务员2014面试技巧:三天之内妙语连珠
国家公务员2014面试热点:699万高校毕业生就业难
国家公务员2014面试情景模拟:如何以情动人
国家公务员2014面试中不能犯的五个“天条”
国家公务员2014面试真题“万金油”
国家公务员2014面试热点:电梯夺命
国家公务员2014面试:公务员面试方法与原则
国家公务员2014面试:公务员面试“裸面”Style
国家公务员2014面试:综合分析如何备考
国家公务员2014年面试:如何应对面试的“最难题型”
国家公务员2014年面试热点:向自己挥刀的悲哀
  • 上一个文章:
  • }
   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
   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,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.
    ②本网转载的文/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,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.

    | 关于我们 | 联系我们 | 版权申明 | 网站导航 |
    琼ICP备12003406号